第六十二章 每个人心目中的亲事(4 / 7)

大府小事 淼仔 4488 字 7个月前

家没有主人啊。”

“少夫人,咱们回去吧。”

带路的婆子急了:“姑娘,我家姑娘在房里,怎么会没有主人。”

这个时候,门帘有人打起,走出来两个丫头,点一点头:“三姑娘请进。”

丰年和喜春相对扮个鬼脸,白芍露出鄙夷。

曾宝莲倒不介意,她直到今时,还真不确实亲事会不会到底,而只要没成亲,“三姑娘”这称呼就没有用。

她对着房中走去,见到门帘第一间房坐着大小丫头,又一个门帘打开,房里一个妇人,一个年青姑娘看过来,这个才是主人起坐的房间。

曾宝莲笑了,走近倚门而站,并不进,也不退,打门帘的丫头埋怨的看她,是后脑勺,曾宝莲看不到。

她盈盈地笑:“哪位是杜姑娘?”

杜杨氏和杜锦绣同时气白脸,难道这个看不出来?

“大雪天的,明儿就是三十,有什么话不能等到出正月再说,是什么事等不得?”

曾宝莲不无解气,主人不曾迎客,就不要怪客人认不清主人。

杜杨氏看她,白生生的面庞,琼玉般的鼻子小巧,红唇微弯有如新菱,乌黑的眼睛里神采自如,仿佛她穿的云雁绣花袄、八团刻丝裙,是她平时的衣着。

她有一头乌压压的好头发,倒没有太多的首饰,简单的三根金簪子,只有一根镶宝石,不过杜杨氏瞅着那宝石有指甲大,肯定不是曾家的东西。

两句话浮上杜杨氏心头,由奢入俭难呢。

勾起嘴角,杜杨氏道:“既然来了,坐下说吧。”

“不用,吕家、雷家和钱家还等着我呢。”

杜杨氏一口气差点没有背过去,她面色顿时乌紫如墨,杜锦绣也觉得尴尬,默然起身,客气而有礼地欠欠身子:“曾姑娘请坐,冒昧请你前来,原是有要事相商。”

曾宝莲是既来之,就听个明白再走,见到杜锦绣不见得有多客套,却还算补足礼数,她和白芍走进来。

“丫头留在外面。”

曾宝莲转个身子,往外面就走,白芍紧紧跟上,丰年和喜春自觉留在外面那间,就没有听清楚,所以伸头探脑的想听听时,杜锦绣急了:“曾姑娘,我要说的话与你有关。”

曾宝莲回身,心平气和地道:“我可以单独留下,不过我只给你一指香的功夫,这大过年的你们可以闲着,我家里却不能。”

一指香。

指不是竖起来的一根手指,是横着的。

杜杨氏和杜锦绣咬咬牙,不忿升起在内心,都觉得曾三姑娘并不是想像中的聪明人,纵然她嫁到谢家,娘家可还在京里居住。

杜锦绣暗想,她杜家门第和镇西侯府相比,是差点,不过父亲近来在皇上面前得到信任,主事的官职不高,却很受外官的讨好,她有什么是不能说出来,反倒要为这个姑娘的脸面着想,打算关起门来对她说。

她恢复几分傲气,坦然地道:“那就这样说,也不用一指香半指香的,其实几句话也就明白了。”

曾宝莲看她。

“我父亲官居户部主事,如今又管全国的粮草运筹,他膝下只有我一个女儿,很愿意和镇西侯府交好。”

曾宝莲懊恼自己生长在京里,她可从不认识这样的闺秀。

杜锦绣见她不接话,觉得她好好想想是对的,恬然的有了笑容:“姑娘身份不高,全京里都知道,镇西侯府能容你多久?官与民只差一个字,过起日子来可就不止差这些。”

“那杜姑娘你的意思?”曾宝莲觉得有话你就明说吧,何必没完没了的措词。

杜锦绣凝视她:“你不明白?”

“你不明说,我怎么会明白。”

杜杨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