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念叨着,便扶秦歌往屋里走。
“没事的大娘,要不我帮你生火吧。”秦歌道。
再三推让下,只得带秦歌来院边的灶台生火烧水。说是帮忙,却基本不让秦歌做什么,最多也就帮忙递递柴火。
这户人家,看着是真不富裕,这泥捏的房子,秦歌还真是头一回住。
这时代,靠地里刨食,每天累死累活的,最多也就勉强填饱肚子,想改变生活状况,怕是根本不可能,得想想啥办法。
秦歌对将来,一时也没什么好的打算,先了解了解情况,养好身子再说吧。
肉下锅后,大娘拿出一个小纸包,小心翼翼打开,秦歌才看到原来是盐块。大娘挑出几小块,丢进锅里,吮吸了一下拿盐块的手指,拿起木勺搅拌起来,此外再无其他调味。
“差不多了,孩子你快尝尝。”大娘说着就拿起一只碗,乘出一块儿,给秦歌递来。
秦歌赶紧接过碗筷,看着碗里的白水煮梅花鹿,卖相可不好。夹起一块儿,闻了闻,一股膻味直冲鼻腔,有点想放弃。可看大娘期待的眼神,咬咬牙送入口中,秦歌发誓,有生以来吃过的最膻的羊肉也没这么大味!感觉肉有些老,居然有些嚼不动。咬了半天,约嚼越嚼不下去,看大娘还在身边看着,心一横,干脆直接咽了下去,好悬没卡住。
“大娘,我不太喜欢吃肉,大娘你吃吧。”说着赶紧把碗递了过去。
大娘嗔怪道“你这孩子,不吃肉怎么能养好身子,你看你瘦的。”
“放心吧,我身子好着呢,歇两天就好利索了。”秦歌微笑道。
几番退让,见秦歌真不想吃,便也不再坚持,端着碗边吃边说道“那大娘给你拿两个干粮。”看大娘吃的带劲,秦歌忍不住为她那看着不甚坚挺的牙担心。
大娘转身给秦歌掏出来两个窝窝头,无奈道“家里只有这干粮了,你先填填肚子,随后大娘再看看给你弄些其他吃的。”秦歌感谢着接过。
这窝窝头不知是什么做的,入口粗粝,甚至还划嗓子,但秦歌没说什么,努力吃完两个后,开口道“大娘,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我没了亲人,以后您就是我亲人了,我一定会报答您的。我身子骨弱,农活怕是干不了,等歇两天,我去城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活计。”
秦歌不好意思说的是,这饭实在太难吃了,天天吃这个真活不成,一定得走出去,哪怕去饭馆喝刷锅水,也不能坐以待毙。
大娘却是一摆手“诶,大娘还养不起你了怎么的?你这孩子敞开了吃又能吃多少,安心住着就是了,不差你这口。别说啥报答不报答的,我其实也没做啥。不过孩子你看着就是大户人家的,识文断句那是肯定的,以后啊绝对能当大官。”
“放心吧大娘,以后我出息了,绝对忘不了您。只是那山贼可能会寻我,大娘遇上了,还请帮我遮掩一下,就说没见过我,我的小命可就托付给您了。”秦歌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
接下来,秦歌就在这简陋的小家,住下了。几人慢慢的也熟络了,男人名叫陈大,大娘姓沈,没名字,平日都称呼为沈娘,两口子有一个儿子,却被抓去当了壮丁,几年没了消息,不知是死是活。平日里就靠几亩山田过活,男人忙完农活便抽空去山里打打猎,收获全看运气。
转眼过了三日,这夫妻整天早出晚归,把秦歌留在家里,秦歌一个人实在憋的难受。可是又不敢乱跑,怕遇到老爹一行人。村里人多眼杂的,被打听到自己也是麻烦。
这天早上,大娘找到秦歌,开口道“孩子,今天大娘要进城,你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大娘城里有个亲戚,是大户人家,没准能帮到你。”
秦歌这两天早闷坏了,闻言当然是欣然同意。大娘跟邻居借了辆驴车,把大包小包搬到车上,载着秦歌上路了。
走了得有一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