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目光转移(3 / 7)

南易说起她发现一个新的市场,那边经常会有一些好食材出售。

通过和妮娜的接触,南易能感觉出来,妮娜应该出生在一个条件比较优良的家庭,长大以后又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并嫁给一个同样有高薪工作的丈夫,一生顺风顺水到退休。

也就这两年让她感觉到了生活的困顿,每天四处奔走,追寻着各种便宜的“好食材”,小道场里做大法事,用贬值的卢布尽量维持家里的生活水准。

说起来,妮娜并不能算是一个莫斯科普通百姓,她的生活并没有普遍意义的代表性,不过对南易而言,她具备很大的研究和观察价值,不论是大棚蔬菜还是即将进入的香料领域,妮娜这个阶层与下一级阶层才是主要的潜在消费力量。

比较草根的那些,直接给他们上科技再添点狠活,把成本拉下来,把售价也拉下来,相对来说,这一类的潜在消费者不需要对个案展开太深入的研究,只需要大层面上调查一下价格接受能力和口感偏向即可。

陪着妮娜排队买到价格还算可以的茴芹,两人又搭乘地铁匆匆的赶去城南的一个自发市场,买了一点刁草和番荽(洋香菜),买完东西,南易请妮娜共进午餐,又请她喝了下午茶,两人这才分开。

回到领事馆,南易打开一个软件,调出之前自己输入的数据,进行新添和修改。

南氏一直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各种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储存,同时也在进行数据维度试验,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观察对象,收集“对象”的各种数据,然后汇总分析,试图总结出一套可以运用在大部分人身上的行为分析数据模型。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几个数据参数,当这些参数分别显示出不同指数,通过运算,就可以预测出参数所有人下一步的行为。

只要参数够全面,一个人下一步要干什么,完全可以预测出大部分,比如说早上起床是否要撒尿,可以通过对膀胱的数据监控来预测,在睡眠之时膀胱都快炸了,等起床后,不是主观上不要撒尿就能做到的。

比如一个人说他刚刚上五星级酒店吃了顿饭,只要把他的数据拉出来:一个月薪三千的月光族,信用卡、某呗都已经滞纳好几个月,网贷平台能薅的都薅过了,嘿,这不妥妥的在吹牛么。

当然,南氏收集数据不是为了用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笼统的说,南氏的大数据会用于市场预测和消费者下一行为分析,如果有哪国政府需要建立全民监察体系,南氏也不介意进行技术输出。

大数据运用得当,可比锦衣卫和粘杆处之流实用,对维护一国统治之基石,可以发挥出革命性的作用。

等数据输入完毕,南易在键盘上敲击了一下,屏幕上立即出现圆柱和圆饼相结合的图表,各种数据闪烁变幻,乍一看甚是科幻,令人怀疑是外星科技,但其实就是用脚本语言编写的几个效果,分解一下,难度相当于九九乘法表。

当然,对可以解答8×9等于多少,但反应不过来9×8等于多少的人而言,的确也是挺难的。

看了会数据,南易再次敲击键盘,屏幕上的图表又变成信息列表,点开置顶的一条描红标题,弹出一个窗口,最新的关于俄罗斯蔬菜的信息就罗列了出来,由不同人,包括南易刚才进行输入,程式按照指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归类,重新排列组合,文表并茂,令人一目了然。

在俄罗斯的私有化规划当中,有关于土地私有化的规划,不过目前还没开始进行,当下俄罗斯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处于一种非公非私的状态,国有耕地由苏修时期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