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生旦净末丑(1 / 4)

龙卉卿和郑玉清两人热热闹闹地聊了好一会,等时间差不多了,两人联袂前往饭店。两人走后不久,林茑过来了,拿来一沓“手拉手”参与企业的资料和个人账户的资料。

南易没急着翻看账户资料,先拿起企业名录看起来,原本他要看企业名录是为了寻找突破口,可名录刚看了不到三分之一,他就看到一家叫做“博济福利厂”的企业名字。

企业名称中“福利”二字不是随意加的,只有残疾职工的比例达到35%才能加上这两个字。

南易扫了一眼,看到博济福利厂的金额有240万之多后,就转头问林茑,“知不知道这家厂是什么性质?”

“福利工厂。”

“我是问企业性质,政府资助还是社会机构赞助,又或者是私人企业。”

林茑摇头。

南易无奈,只好打发虎崽去打听一下。

看完企业名录,南易接着又看账户名录,一看之下,差点笑出声来,登记的名字五花八门,可一个个看着都不太像真名,什么小鹿纯子、幸子、许灵均,五花八门。

还好,往后面扫一眼,每个名字都有真名备注,林茑还是会做事的。

黄河路位于国际饭店的后面,八十年代前,这条街上和吃有关的只有国际饭店西饼屋、杏花楼、功德林几个短则一甲子,长则上百年的老字号,进入八十年代,这里又开了家做本帮菜的苔圣园。

南易的无名指感触着对方小指间的柔顺,触感有点异样,不如一般女性之娇嫩,倒像是假发工厂的女工,因为经常撸动假发,指间经受长时间、高频率的摩擦,并沾染护发化学剂,会变得油光发亮且呈现玉面之光滑。

南易脑子转着,手指在顺昌路沿线移来滑去,最终手指停留在菜市路上,虽叫路,但是用顺昌路菜市场来称呼会更加贴切,那里就是卖菜地摊的集中地。

把汇率、通胀都算上,换算到当下,收购成本超过了100万,差价不过是160万,如果不是预见到房子会非理性暴涨,在沪海囤房子真不是什么好买卖。

南易故作迷茫,转头对向发声处,一看是林志斌,顿时脸现惊喜,迈开脚步迎了上去,“林行长,是你啊,好巧。”

“操!”

事实上,吹驴皮就是一家从事养殖管控、驴皮贸易的公司,而之所以会有这家公司出现,和不二药业要上马的新产品“阿胶”不无关系。

“稍微有点勉强。”

而牛呢,很是不容易,在那个时代,活着的时候是耕地的主力,等到死了,牛皮、牛筋是制造盔甲等军事物资的重要原料,古代战事频繁,朝廷对牛皮这类军需物资实施非常严格的管控。

看了一会,南易收回目光,从兜里掏出一张地图,找到金陵路盯着看了一会,又找到了顺昌路。

之后的几年,黄河路也没有露出能成为美食街的趋势,一直到“南巡”之后,几乎在一夜之间,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变成以餐饮著名的大马路,各种特色的饭店扎堆地开,沪海的饕客纷纷赶时髦来这里就餐。

“对啊,刚来,听说黄河路新开了一家饭店,场面很大,过来见识见识。”

此时,在椰城梦想小镇。

一个不小心,开价10亿,人家还价12亿,但要先把产权支配权交出去,人家还得拿着去银行抵押贷款,12亿×70%,8.4亿拿到手,先付你2.4亿,剩下地慢慢给。

路过功德林,南易透过大门往里头瞅了一眼,仿佛看到当年某个大文豪,手里叼着烟,一边吐槽功德林只是借助吃素人对荤菜的念想,将菜式变新戏法,一边胃口却很诚实,大快朵颐的画面。

十亿啊,不是在小卖部买包价格10块的七块红双喜,嘀一声,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