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的气场彻底镇住了谭建军。
他这才想起,在美国的时候,鲍勃曾经有一次跟他说过,在维生素厂这个项目里,高凡是他的老板。
或许是当时鲍勃说话的语气有些轻佻,加之谭建军有些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他下意识地把鲍勃的话当成了一句自己听不懂的玩笑。
在他看来,维生素厂的投资是由哈奇集团提供的,那么鲍勃毫无疑问就是维生素厂的大老板,高凡充其量是鲍勃聘的职业经理人而已。
换言之,高凡和自己一样,都是鲍勃的狗腿子,区别只在于高凡是前腿,自己是后腿。
及至此刻,听到高凡霸气侧漏地声称自己有权把鲍勃从会议室里轰出去,谭建军才隐隐意识到,自己或许搞错了一点什么,没准鲍勃当初说的那句话是真实的。
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一个中国人,怎么能够当美国人的Boss呢?
这不科学啊!
周末来临,谭建军按照约定的时间在办公室等到了鲍勃拨来的越洋长途。在向鲍勃汇报完这一周维生素厂的生产情况之后,谭建军怯怯地说起了高凡给他下的禁令。
鲍勃在电话那头听罢,皱着眉头问道:“你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让高凡觉得不满意了吗?”
“我只是在参加厂务会的时候,对会上的几个议题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谭建军避实就虚地说道。
他可不敢说自己当时是牛烘烘地指点江山,想让众人知道啥叫美国原装的管理理念。
“但我向你交代任务的时候,并没有要求你发表什么意见。”鲍勃道。
“我那也是为维护哈奇集团的利益,我认为殷厂长他们的决策……”
“不,我并不认为你应该对维生素厂的经营活动发表什么意见,哈奇集团雇佣你,只是让你担任一名观察员而已。”
“……好的,我明白了。非常抱歉。”
这通电话让谭建军彻底死了心。他终于认识到,在鲍勃的心目中,自己和高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自己只是鲍勃的耳目,而高凡却是鲍勃的合作者。
他的心里有百般的不服气,但却没有丝毫的办法。如果外宾不给他撑腰,他就只是一条丧家犬而已,连殷宝文都有100种办法能够收拾他。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谭建军便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耳目”的职责,在各种会议上充当背景墙,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当然,离开殷宝文、高凡等人的视线,谭建军依然是可以耍耍洋买办的大牌的。作为哈奇集团的代理人,他的工资是由鲍勃发放的。鲍勃给谭建军定的工资标准是每月500元,这个数目相当于谭建军此前工资的10倍,比殷宝文的工资还要高出一倍。这样的工资使谭建军在小伙伴中间赚够了风头。
高凡对谭建军的存在没有什么意见,反正维生素厂也没有什么需要瞒着哈奇集团的秘密,他们要在厂里安插一个观察员,就由着他们安插好了。
鲍勃此前曾经向高凡说,他是把与沧化科贸的合作当成一个学术课题来研究的,谭建军就相当于他聘请的实验员,专门负责帮他搜集论文数据,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任何任务。
鲍勃是这样说的,内心也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谭建军的水平连给高凡拎鞋都不够,他怎么可能指望谭建军去参与维生素厂的经营管理呢?
谭建军的角色就这样一直保留下来了。到沧化科贸改名为沧海化工,维生素厂合并为生物化学公司的时候,高凡也没忘了给谭建军保留一个经理助理的头衔,反正也不需要自己给他开工资。
除了两个经营实体之外,沧海化工旗下还有一个非营利的机构,称为沧海化工实验基地,职责是从事各种化工新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