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送一头羊,掌珠知道梅家也困难,因此没好意思要。
赶了许久的路终于到了梅家,闰生跳下车去帮忙叫门。掌珠自己提了药箱也下来了,很快的便有以为农妇来开了篱笆门,见是掌珠又惊又喜“傅大夫怎么来呢?”
“好些天没有你们的消息了,所以过来看看。”
掌珠留意到梅家篱笆上已经爬满了不少黄色小花,迎春花已经开放了。
农妇是老阿婆的儿媳,掌珠会亲切的称她一声梅大娘。
梅大娘请了掌珠进屋,老阿婆住在最里面的那间屋子。
乡下的茅草屋,墙是用石头垒砌的,墙上连个窗户也没有,就靠着墙上的一处小洞采光,所以这里面的屋子即使是白天也十分的昏暗。
老阿婆躺在土炕上,屋子里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这股味道没有让掌珠掩住鼻子,她径直走到炕前,弯下腰来喊了一声“阿婆!”
老阿婆年老昏聩,已经分不清楚跟前的人来,直到她儿媳点了盏油灯过来和她说“是傅大夫过瞧您了。”
老阿婆这才明白过来,她从被褥里伸出一只手来,那只手一直在颤抖,掌珠连忙握住了,老人家躺在炕上又盖着被褥,然而这手还是有些微凉。她又顺带给把了脉,问了最近的情况。
“进来胃口怎样,还头晕吗?”
老阿婆耳朵不大灵光,反应也慢,好再梅大娘在跟前替她一一回答道“每顿饭勉强能吃半碗,三十那天吃饺子,她心里高兴接连吃了十个,滚热的羊肉饺子,还拌了不少的嫩葱,只是她当晚一宿都喊难过。初一那天只吃了一碗稀饭,到初二的时候才渐渐恢复到之前的饭量。精神时好时坏。”
“老人家上了年纪就这样,加上身体不后,过一天算一天。尽量给她做点她喜欢吃的东西,但前提是要容易克化的。还有就是多和她说说话,让她心情好一些,心情好了,自然精神也要强一点。照顾老人最要紧的是细心。”
梅大娘听了这番话也是有苦难言“我公公死了二十来年了,儿子、孙子又都在充军打仗。家里的鸡鸭、还有羊要喂。地里的庄稼也得做。家里就我和我儿媳,加上要照顾老人哪里能忙过来。这段时间倒要好一些,等开了春农活一出来,只能说能保证不让她饿着,别的真的无法尽心。”
掌珠以前也接触过这些最底层的人家,底层百姓过得有多么的艰难她也是见识过的。她只好又道“人老了,就盼着有个说话的人,你们别嫌她烦就够了。”
她拿出了准备好的药,末了不仅没有梅家的药钱,自己还拿出了一串铜钱来让她们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