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入门,呼吸吐纳,阴阳调合,气息顺畅流转,体内左胸和右胸口处似有两颗极其微弱的亮点存在,自己也只能偶尔感受到两处的气息流转,一进一出,生生不息。按照书上所说,心脏部位是休门所在,应对天蓬星。右边胸口是生门,应对任星。
除此休门,生门外还有七座大门,三才主洞察的伤门应对的是冲星,位于两眉之间。四象主防御的杜门应对辅星,位于后颈处。主攻伐的死门应对芮星,位于尾骨处。七星主技巧的惊门应对柱星,位于背部脊椎中段。剩下还有三页被撕掉了,所以姜歌也无从得知五、八、九会是什么。
不过就目前姜歌所掌握的几部功法对自身已经很有裨益了。
一元、两仪的入门让姜歌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体内的气息生长、循环和消失整个过程。这也让姜歌的体力,持续力都强于一般人,体能精力的消耗速度又低于一般人。所以之前在长安城头抵御匈奴攻城时身边的那些身经百战精壮强悍的暗影卫都比自己差上一两分。要不是在战阵上,只是小规模的江湖厮杀,暗影卫的战力还是相当不俗的。
三才篇其实主要是精神力感知力培养,入门后的姜歌看的更远,听的更清晰,对周身的气息流转,气温干湿度等等都要比常人灵敏许多。
四象篇的拳法打熬胫骨尤为明显,在每日练过拳之后姜歌都可以依稀感受骨骼肌肉经脉都在慢慢变得更加结实坚固。而身体的力量和抗击打能力耐痛能力更是在不断增加。
至于枪和七星剑法,姜歌才堪堪摸到门槛,连招式都无法一一做到形似。反而是那套拳法,简单明了,九步走桩的生硬步伐照搬不难,拳架更为简单,起势,出拳,収拳,收势。没有任何固定成套系的拳法招式。讲究一个起势得势大力沉,出拳得快若闪电,且一拳比一拳快,力道一拳比一拳重。収拳得稳,得快速蓄力,收势得平和缓慢,一身拳意倾泻而出,大有见山开山的巍峨气魄,也得有收敛拳意时的小桥流水柔和平缓。拳意未尽就着急收势,那股子通天拳意的反噬也不是闹着玩的。
练武十年,无师自通的姜歌也算的上天赋异禀,一元两仪三才这三篇功法皆已入门,四象拳早早入门已入炼镜。按照残卷上所说,每个功法武技的阶段都分为入门境,炼境,化境,止境,止境后便可以开应对之门,也称为开门镜,开门之后即可点亮应对的星穴是为星镜。
不过对于姜歌来说,能练到化境已经不错了,止境就太遥远了,何况之后的两个传说境。
残卷上说入门境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炼境气势如虎飞檐走壁,化境静若止水动如电闪,止境似蛟如龙风雨无阻,开门境可撼山摧城,星境可斗转星移。
读过万卷书的姜歌虽然不太信那些鬼怪传说,但是仙家法术气武功绝学自己还是信的,毕竟练过了残卷上的功法,是不是受益颇深只有自己最为清楚。
城头上那三天三夜的厮杀也证明了自己所学毫无虚假。
姜歌把这一切都隐藏的极好,连福伯都无法知道那本无字天书到底记载着什么。而在福伯眼里,姜歌的一身武学并无太过出彩之处,每日的走桩练拳也并无特殊。姜家的家兵练拳刚劲有力,招式狠辣无比。反观少爷的拳法,简直只能算是强身健体的武操罢了。
不过好在是在姜歌和家兵一次次的演练对战中,一身并不出众的拳法和比较蹩脚的枪法剑法反而一次次变得更加熟练,而家兵们也在少爷快速成长的时候被少爷一身武艺折服。不是应为武艺有多高强,而是最终少爷能打赢,就证明少爷没有百练。也正是如此,城头上能坚持三天三夜不死就更得佩服了。
反正在福伯眼里,再拙劣的武技,只要少爷使出来,那就是最好的。
姜家的家主不光是要修身齐家还得有治国之才,更得有平天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