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中练就了一身世俗本事,其实家主一脉单传并不姓姜,而姓神农,只是为了方便在世俗中活动才使用姜姓。
诸多家族辛秘其实是在未来家主在炎帝庙行了及冠之礼后才会由家主口口相传的。不过在从东门沿街回姜氏坊的路上,姜善一都一一详细说给了姜歌知晓。实在是心疼姜歌,姜善一也希望姜歌早日了解家族真正的底蕴,心中才有计较,不然这世道,自保都难,何谈其他。
姜善一一路低声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姜歌都仔细记在心里。经过姜善一的解释之后姜歌才明白暗影卫中那些为自己死去的人其实都是自己血脉相连的族人。
说道自己的姓氏,姜歌好奇的问了姜善一,姜善一在神农氏族谱里名为神农山翳,山翳是武陵山脉中的一种鸟,善于隐藏,就是世代住在武陵的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见到一次。刚好姜善一出生的时候,姜歌的祖母见到了一只,所以其实应该叫姜山翳,后来及冠之后改为姜善一了,通俗易懂方便打理各方面的事情。
而姜歌在族谱里的名字叫神农鸣凰,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姜善一原本十分高兴的心情突然变得有些低落,原来姜歌的母亲去世是因为难产而死,名字是姜歌母亲弥留之际给取的,说是因为怀的是龙子,普通身躯承受不住,而隐约中又听见腹中孩儿龙吟苍穹,九天之外似有凤鸣回应。所以就取了这么个龙吟凤鸣之意的名字,只不过名字在当世有僭越之嫌,姜善一就觉得龙吟凤鸣是天外之音肯定动听如歌一样扣人心弦。所以最终取了姜歌这个接地气的名字。
姜歌听完名字的来由倒是无所谓,只是自己的母亲是因为自己难产而死,心中难免悲伤。记忆中只有姜善一书房有一张画像,画像中的女子并没有那些画册里的仕女图惊艳,甚至还有些平凡,只是身形纤细,五官精致,面相温柔善良。并无太多出彩的地方,可是从小姜歌就喜欢一个人看,一看就是一个时辰,百看不厌,越看越好看。姜善一也从未说过姜歌母亲的事情,只说是中原人士,姓萧,小门小户,后来灾荒被姜善一救了,只可惜其他亲人都死在灾荒里了。姜善一就让其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后来就有了姜歌。
姜歌也曾问过福伯,福伯的回答也是一样,并无出入。所以姜歌也就也就没再询问过此事。
从临沅城东门走到姜氏坊约莫需要一刻钟,这一路大多是姜善一说,姜歌听,偶尔姜歌会问一问,姜善一都会解答。不知不觉中姜歌与姜善一还有众多家仆走到了姜府大门口,早就有小厮提前回府传了消息,此时姜府大门口三级青石台阶下铺了长长的一条红毯,红毯从路边一直铺到大堂,红毯上放有三个烧着炭火的火盆,大门口一个,前厅门口一个,大堂正厅门口一个,姜歌走在红毯上一一跨过,在正厅红毯尽头放置供奉台,供奉着炎帝神像。而站在供奉台前红毯两边各有一男一女小童,手持一支青色柳条,手握白玉瓷瓶,在姜歌准备上香之前,用柳条沾水挥洒在姜歌身上三次,之后姜歌在长案上请了三支清香点燃插于炉中,做完这一切,姜歌去了后堂沐浴更衣,自有家仆用桃木挑着姜歌穿过的衣物分别丢进了正厅门口的火盆。随后又仆人在屋外宰杀了一只金色羽毛的雄壮公鸡,以瓷碗盛满鸡血,姜善一将还带着温度的鸡血递给姜歌,姜歌毫不犹豫的一口气喝掉,随后仆人递上一碗清澈的晨露让姜歌漱完口,又用丝巾擦拭之后,府外便点燃了百万响的鞭炮,响彻云霄。
姜府里所有人都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感受着浓浓喜悦,都瞧着府外的动静,而众人身后供奉的炎帝神像似乎闪过一丝金光冲入姜歌的后脑勺,姜歌只是感觉脑后有点痒伸手抓了一下,随后安静站立在姜善一身边听着欢闹的鞭炮声。
-------------------------
虚无中的那座长案便正在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