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20多亿美元的美国债务,一举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据《林则徐全集》记载:洋人“不以买货,专以买银,暗中消耗,致内地银两日少,洋钱日多”。
一战后,《凡尔赛协议》以极其苛刻的条件肢解了奥匈帝国,切断奥地利与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之间最有价值的经济循环链“资源供给”,以致奥地利工业从此废墟一片,再也没能恢复起来。
为制止这一联盟,1931年3月,法国责令大幅削减对维也纳信贷银行的短期融资。
德国经济彻底垮台,社会陷入混乱,看到英国失信的德国公众也彻底愤怒了,与此同时,法国也垮了,从1921年到1931年,德国能够足额、及时地支付战争赔款,一直支撑着法国经济预期,但如今,这个预期彻底破灭,法国经济大萧条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现实。
尽管柯立芝的乐观受到了整整一代经济学家的批评,但客观地说,1924年到1929年的5年,美国经济确实在突飞猛进。
按照道威斯计划,德国的战争赔款变成了185亿帝国马克的短期外债,而美国发生大萧条,也导致英美银行大力从德国撤回资金,迫使德国再次走上摆烂的钢丝绳。
1929年2月7日,正当美国还在考虑是否通过加息抑制市场投机之际,英国先动手了。这日,在美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英国央行单方面将银行贴现利率从4.5%提高到了5.5%。
当然,同时可以看到华尔街股价指数,25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从1924年5月底的106点,上涨到了1929年10月21日的378点。
一战以及战后的十几年风云诡谲无不与金融有关,如果说一战是因金融而起若有点牵强,那二战完全可以说因金融而起,美国偏安一方,在二战中虽然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毫无疑问,获得的更多。
康熙年间,满清在茶叶、丝绸、瓷器方面,已经成为英国、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的主要供货基地,英属东印度公司等外国企业在华大量采购商品。
尽管新任总统罗斯福启动了行政干预手段,但到1933年3月,美国依然有9000多家银行清盘关张。
1929年2月14日,美联储召开紧急会议,商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是否该把再贴现利率从5%提高到6%,借以阻止黄金储备急剧下降,但会议无果而终。原因是与会者认为,加息会打压股市,打压国内制造业。
1577年,德雷克得到一个情报,西班牙一艘满载金银财宝的运输船卡卡弗戈号正从秘鲁驶向巴拿马城。于是,德雷克在巴拿马外海设伏,于1579年3月3日将远道而来的卡卡弗戈号擒获,一次性打劫黄金80磅、白银20吨、银币13箱以及众多珍珠宝石。
在一战期间,美国是1917年对德宣战,但其实在1915年美国已经卷入了一战。
在这样的前提下,铜钱的市场信用大打折扣,这就为境外商业和金融势力留下了可乘之机。
法国公司和德国公司在市场上有很多重叠,趁着大胜的机会,法国公司很想彻底弄死德国公司,成为欧洲市场上的霸主。
比欧美各国经济灾难更不幸的是,在德国有一帮犹太人趁机发起了国难财,在他们的操作下,德国的面包从10万马克一路涨到50万马克,虽说10万马克的面包德国人民也是消费不起的,可还是有少数中上产阶级能勉强支撑,到了10万马克,他们这批人也支撑不住了。
情急之下,1917年4月6日,美国被迫正式对德宣战,没错是被迫,美国才不想亲自下场去打,躲在背后冷眼旁观,一边卖货一边放贷,美滋滋的,谁料德国不但放狠话,还要把“好兄弟”给灭了,美·靓坤·国火气能不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