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着暴露的女人赤脚挥舞着铃铛念念有词。年少的社论好奇的东张西望,身边的爷爷伸出手使劲的按住了社论的头,深深的嵌入雪地里。
秦淮河两岸此时灯火通明,酒香四溢,原本日落之后才会喧闹的秦淮河因为这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提早了半日,世家子弟,士族学士,文人墨客无不举杯对饮。还可休息半日的那些声音软糯,腰如杨柳的风尘女子各个哀怨的迅速打扮出门接客。高档茶楼早已人满为患,一位位面型富态身宽体胖的员外就着昏暗的灯光低声商议着什么。
早已破败不堪的中原各州郡到处是惊恐万分的孩童哭喊声,邻居之间相互哀叹无奈的情形。
洛阳姜府,年迈的姜真一手杵着拐棍,一只手不停的在演算着什么,身前的祭坛上龟壳与铜钱的卦象扑朔迷离,加上之前隐隐约约有光点急速飞升的迹象,和最后定格的星象。姜真满头大汗,面色潮红,眉头都快要皱在一起了。姜善一在一旁看向姜真的方向,心中一沉,本就黝黑严肃的脸变得复杂了起来。心中忐忑不安,只能等着族老姜真解出卦象之后再询问具体如何,不由自主的开始来回踱步,双手互相摩挲不断。
等待了好似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的黑夜之后,巨大的黑色圆圈才缓缓离去,一缕金色的光芒射向大地,长安姜府的池塘里咕噜咕噜的冒着气泡,随后一个方形木盒浮向了水面。福伯心中惊奇万分,迅速找来一根竹棍将木盒拨弄到池边,弯腰拾起木盒用袖口擦了擦水泽才轻轻的放在姜歌身边的茶几上。
经历过了上次洛阳姜府的事情之后,福伯虽有心里准备,可还是忍不住想着姜家到底还有多少秘密会出现,一个比一个神奇,瞧着木盒木质造型和之前的两个木盒一般无二,心中了然,一定又是不出世的宝物。
姜歌好似习惯了一般,只看了一眼木盒便继续抬头看那日食最后的情形,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迹不全程看完实在是可惜。
福伯紧紧盯着周围,木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心中焦急,但是也知道对于尚且年幼的少年来说,如此天文奇迹才是最难得和吸引人的。何况又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木盒突然现世。
终于,遮挡太阳的最后一点黑斑完全褪去,天空重回晴朗,碧空乌云,阳光温暖。
姜歌轻轻的将琉璃镜放在木盒旁,抱起木盒上下左右翻看,木盒做工精巧,并不沉重,样式木质依旧,纹路也是如之前的一样,盒顶依旧是两个大篆“尚书”。
姜歌熟门熟路的找到凸起机关打开盒盖,盒内静静的躺着厚厚一叠不知什么材质做成的书籍,页面轻柔无比,似纸似锦。
姜歌拿出第一本封面写有天工二字的书,约莫两指厚,翻开第一页见用大篆写就的两句话“天工造物,可安居乐业,可富国民强,可战阵无敌,亦可其身,当慎之。”
第一本是工造之类的书籍,姜歌心中了然,想着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在里面,心想放着以后再慢慢细看。
随后姜歌看向第二本,书面写着“策论”两个大篆,扉页书曰“行事须有策,无策便不可行,先策后论,再行之,虽有错亦可更正之,直至圆满。”
第三本书面写着“兵法”,扉页同样写着一句话“兵者,利器也,不可擅动,时不利也,当用之。”
盒底最后一本写着“太极”二字,前三本皆有两指厚,唯独这本莫名其妙的只有六页内容,没有扉页,第一页是个人形图,旁边写着“一元养气”,人形图上分别在人身不同地方有红点标准且备注有字。反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很小的字。第二页依旧是一副人形图,只是标点不同备注也不同,正面写着两仪调和,依旧背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字。第三页叫三才归真,没有图画,正反面全是字。第四页叫四象拳,正反面一共个人形姿势图。第五页和第四页中间缺